十二星座起源于古巴比伦,其名称来自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以下是其起源和发展历史:
起源
- 古巴比伦的星象观测:约公元前7世纪,古巴比伦天文学家根据月亮盈亏周期以及当时观测到的星群,将整个黄道从春分点开始均分为12段,每段称为一“宫”,并以所在的星座命名,形成了最早的黄道十二宫概念。
发展
- 古希腊的丰富完善: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古希腊星座表。公元2世纪,托勒密综合当时的天文成就,编制了48个星座,并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给它们起出适当的名字。
- 中世纪的传承与演变:中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航海事业发展,星座因其形状特殊、容易观测,成为船舶导航的重要参考,受到普遍关注,人类认知的星座数量也得到扩大。阿拉伯天文学家对星座进行了更精确的观测和记录,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现代星座体系形成: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定将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1928年正式公布了这88个星座的名称,其中黄道附近有13个星座。而占星学中的十二星座,即黄道附近除蛇夫座以外的12个星座,依然沿用着古老的名称和划分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座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在现代社会,星座不仅与天文学相关,还在占星学、文化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