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打扰一下,这边给你来电是因为有一个扣费业务需要通知到你本人,你这边是在去年3月份申请开通了百万保险业务,免费试用期一年,现在已经到期。如果您这边要继续使用,需要支付每年9600元保障费用,请问一下你这边是否还要继续使用?”
听完这段电话内容,你会怎么办?现实中接到这通电话的李女士立刻紧张了起来,因为不想被收9600元的费用,为了取消业务,她马上按照客服提示,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不明应用程序。操作完之后,李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黑屏了,完全不受控制。而在这期间,她银行卡里的95万元也被转走了。
接听“客服”来电
卡里95万元被转走
李女士说,当时她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明确地和这位网络平台“客服”说过自己从未办理过这项保险业务,也不想每年自动扣除9600元这么贵的保费。
李女士说:“她问我是否买过这个,我说我没有,后来她说是不是误操作,或者点到这样的一个保险单,如果您不想继续使用的话就需要取消。”
当时,李女士本有些将信将疑,怕接到的是诈骗电话,然而对方紧接着发来一份写有她完整个人信息的投保单,上面白纸黑字准确无误记录着自己的身份信息。
想到每年都要平白扣掉9600元,这让李女士有点着急。这名“客服”表示,取消业务只需要李女士通过手机下载两个App就可以完成,紧接着那位“客服”发来了一个陌生链接。李女士点开一看,一个叫“微会议”,一个叫“中银会议”,这两个App看起来和自己平时使用的官方服务软件很像,就一步一步跟着操作起来。
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反诈大队民警谢耀军介绍,被骗的95万元资金当中,有90万被转入涉案一级账户当中,另有近5万元被犯罪分子购买某商超礼品卡。
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20多分钟,情况紧急,警方立即通过银行系统冻结了涉案的90万元资金,同时联动商超平台紧急止付近5万元消费款。经过30分钟的紧急处置,涉案的95万元资金被如数追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介绍,像李女士遇到的这类诈骗案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首先,犯罪分子会提前非法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随后冒充客服人员致电,谎称被害人误开通了某种业务。为了让接听电话的人取消疑虑,他们还会设计一些话术。
民警介绍,“嫌疑人给的统一话术基本上都是,你家里面是不是有老人或者小孩使用你手机的时候误操作了,或者是哪天不小心点弹出来的链接了,说你要相信我们,我们是为你省钱的,为了让你少交年扣费,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让被害人信任的。”
民警提示:来路不明的App不要轻易下载,陌生电话尤其是00开头的境外电话不要接听,陌生的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开,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长城新媒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