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起初就是为了娱乐而生的。在iPad诞生的2010年,手机屏幕小,观影体验差;PC又笨拙,缺乏便携性,平板电脑这种可以捧在手上,躺在床上使用的「看片神器」也就孕育而生了。不过伴随技术迭代,手机屏幕越来越大,PC体积越做越小,这让平板电脑的处境十分尴尬,也倒逼厂商进行了第二次思考,平板电脑要解决的下一个用户痛点是什么?
就目前来看,苹果和微软这两大巨头都将目标瞄向了「生产力」,无论是苹果最近推出的iPad OS还是微软持续深耕的Surface Pro X都能证明这一点,只是一个在从软件方面向PC靠拢,另一个是靠硬件而已。
不过在万物互联时代,华为在用行动表示:提升「生产力」除了走软硬件这两条路以外,还能从「连接」入手。在全场景智能的战略下,华为正试图打造以手机为核心的全设备联动的智慧场景。最新推出的华为MatePad Pro支持在PC上饱受好评的多屏协同功能,同时又有经过迭代的平行视界加持,这不禁让我们好奇,它能否成为一款适用于轻办公场景的高效生产力工具。
随身携带,而不是随“包”携带
重量轻一定是「轻办公」的前提,毕竟捧在手里和架在腿上是完全两码事儿。华为MatePad Pro的重量只有460g,几乎与两个iPhone 11 Pro Max叠在一起的分量差不多,与11寸的iPad Pro相比也轻了8g。厚度上华为MatePad Pro也基本与手机看齐,只有7.2mm,拿在手里的感觉就像捧着一本画册,不会给你太多负担。
在追求屏占比的过程中,华为也进行了一些取舍。华为MatePad Pro的屏幕与边框的间隙只有4.9mm,且四面等宽,前置摄像头无处安放,只得通过打孔的方式稍微牺牲一点点屏幕的显示区域。
第二是多屏协同。多屏协同解决的是不同终端的连接问题。它利用分布式技术聚合了多终端的硬件能力,做到不同终端间可以相互共用硬件,也能用拖拽的方式快速分享数据,而且这一切都是基于无线实现的,这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我将手机与华为MatePad Pro连接,手机界面就会投屏至平板上,并以一个窗口的形式存在,这时我通过触控平板上的屏幕也能操控手机,同样,我还能用平板的蓝牙键盘在手机上输入文字,这种体验非常高效。
除了效率,华为专门给平板打造的全新升级的平行视界也同样值得称赞,它间接解决了第三方应用在平板上横屏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手机用户的数量遥遥领先于平板,这就倒逼开发者将全部精力放在适配手机,导致不少应用横屏反而降低了显示内容,甚至干脆不支持横屏。
全新升级的平行视界的优势在于能支持所有符合安卓平台设计规范的应用,即使开发者没有单独为应用设计横屏模式,也能将内容按照一级菜单、二级菜单分屏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是华为平衡开发者投入与用户体验之后的折中方案,能解用户的燃眉之急,目前也兼容了我们常用的主流应用,不过作为用户,我们当然还是希望开发者能够为横屏模式单独设计界面。
从华为MatePad Pro上能够看出,华为非常善于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业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寻求新的创新点,从而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
键盘 笔才算完全体
自微软开创了二合一笔记本以后,平板与笔记本的距离就被拉得更近了,它们之间只差一个蓝牙键盘;另外为了满足设计相关工作者和商务人士会议记录以及学生党记笔记的需求等,手写笔也成了平板电脑的主要配件之一。为此,华为MatePad Pro同样配备了官方蓝牙键盘和HUAWEI M-Pencil手写笔,两者搭配使用能大幅提升信息输入效率,无论是码字、画图、记笔记都变得游刃有余。
HUAWEI M-Pencil支持4096级压感,延迟低至20ms,笔尖支持侧锋书写,同样是靠磁吸的方式由华为MatePad Pro供电,充电30秒可使用10分钟,充满电可连续使用10小时。此外,为了充分挖掘 HUAWEI M-Pencil 的性能,华为还与Nebo合作,为用户提供了键盘与手写相结合的记笔记方式,手写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识别文字,并转录成电子文本,方便存储与分享。
对于设计师、文字工作者、研究生等使用人群来说,搭配手写笔和蓝牙键盘能进一步发挥华为MatePad Pro的轻薄优势,增强轻办公体验。
总结
在快节奏的城市压力下,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追求最大化地利用好时间。在这种潜在意识的催化下,「轻办公」的生活方式便在我们身边流行了起来。在咖啡厅等待客户的间隙、在动车或飞机的旅途中、亦或是睡前有灵感突然迸发时,我们都希望有个趁手的设备,能帮助我们快速处理一些轻量级的工作,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减轻平时的工作压力。
在我看来,华为MatePad Pro就是为了帮助用户应对这样的使用场景而生。它虽然没有PC的强大性能,也不像手机一样可以轻松揣进裤兜,但它却能让你在工作与生活的切换中变得游刃有余,让你消除坐在办公桌前的压迫感和紧迫感,随时随地的记录、收集灵感,提高效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