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小编来给大家讲讲周易背后起源的小故事。
《周易》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了上古传说、商周巫史传统、西周王官之学、春秋战国哲学、以及汉代以后的经学化与象数、义理分流。
一、卦爻符号与数学和思维的关系
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六十四卦对应二进制(阳爻为1、阴爻为0),但实际上咱们中国古人使用的是六进制。六十四卦每一个卦中六爻对应“六位”,从下到上为:初、二、三、四、五、上,这爻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向人们阐述六种阶段的划分。
在数字卦中七与九代表少阳和老阳、六与八代表少阴和老阴。其中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周易》以“一”为阳,“八”为阴,冥冥中暗示了早期的占筮使用数字记录,后面简化为阴阳符号。
二、商周巫史传统中的如何阐述象义
商代甲骨卜辞以“灼龟呈兆”来判断吉凶,周代以蓍草来进行卦象类比的推演。《左传》《国语》中记载,占卜者需爻结合卦象(如乾为天)、爻位(是否得中、相应)与具体事件(如战争,婚嫁)来进行“象类联想。现在的周易的卦爻辞引用着商周时期的故事,如《明夷》中“箕子之明夷”指商末箕子装疯。而爻辞中的“亨”“利贞”等数与,是为占卜的标准化标记,类似于吉与大吉等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内容并不充分,请各位小伙伴自行决断,要是有补充的在评论区补充即可。
先天八卦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