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所谓“拼妈”,拼的是母亲的格局。
一个有格局的母亲能让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于是,人生再没有迈不过的坎,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如果说,一个有格局的母亲能让孩子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那么一个有智慧的母亲会告诉孩子,飞得高不高无所谓,能平安着陆,才最重要。
所谓“拼妈”,拼的是母亲的修养
有人说:“穷养富养,不如教养”。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从不是来自外在的奢华,而是来自内在的修养。
而一个有修养的母亲,不需要耳提面命地说教,她的一言一行,便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民国大文豪胡适就曾说:“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亲。”
童年时候的他父亲早逝,是母亲冯顺弟一手把他拉扯大。虽然冯顺弟出身农村,又大字不识,可她骨子里的修养却影响了胡适一生。
冯顺弟是胡家的继室,除了唯一的儿子胡适之外,前妻还留了两个儿子。
当年家中特别穷,可胡适的大哥还爱赌博、吸毒,每次一回家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典当,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结果,每到除夕,家里来要债的债主接二连三,害得冯顺弟每次都要拆了东墙补西墙,才能勉强过年。
这换作其他的女人,早就要骂骂咧咧,自己儿子败家还一回事,别人家的儿子败自己家,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冯顺弟并没有这样做。每次债主上门要债,她都好吃好喝地招待。钱不够还债,她便请求再宽限些时间。
胡适的大哥过年回家,冯顺弟非但没有半句怨言,反而做了一桌好饭,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吃团圆饭。
母亲深到骨子里的修养,深深地影响了胡适。许多年后,胡适也成长为一个温和、宽厚的人。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一个十足的“泼妇”,常常当着老少邻居的面对胡适破口大骂。
胡适好歹也是个北大教授,如此颜面扫地,他不仅没生气,还坦然承认自己“怕老婆”。
胡适和鲁迅意见不合,观点不同,鲁迅痛骂胡适,甚至直言“胡适的丑态令人作呕”。
可胡适从不还嘴,甚至还写信给鲁迅的哥哥说:“生平对于君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
也正是这份待人宽厚的修养,让胡适得到了众人的赞赏,以至于在民国,一说起“我是胡适的朋友”,大家都倍感自豪。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母亲。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回忆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才知道,孩子是母亲的影子,母亲是孩子的镜子。母亲的修养,决定着孩子的教养。
而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未必多成功、未必多出色,但骨子里有谦卑,言行中有尊重,交往中有体贴,心底里有善良,不仅活得真诚,更活得坦荡。
真正的好家庭,从来都是拼妈的
著名诗人乔治.赫伯特曾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可见,真正的好家庭,都是拼妈的。
可值得深思的是,无论是欧阳修还是陈婴,亦或是胡适的母亲,她们都大字不识、足不出户,可她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却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可见,真正的拼妈,拼的不是母亲的学历、金钱和地位,而是母亲的格局、智慧和修养。
这三者决定了母亲的高度,而母亲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在中国历史上,有太多这样伟大的母亲,她们虽然出身平凡,但却能明辨是非、深明大义;
她们虽然没有文化,但她们内心坚定,吃苦耐劳;
她们虽然一辈子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从而间接改变了整个华夏的历史,托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惟愿我们成为这样的母亲,心里有爱,眼中有光,眉眼温柔,意志坚强。
共勉之。
作者:月月,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一手教书育人,一手专栏写作。一个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佛系妈妈。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8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马小贤。希望可以用声音,温暖你,从此不再孤单。新浪微博:大明湖畔的马小贤;微信公众号:小贤夜读;QQ交流群:299295983
责任编辑x小喵 值班编辑x塞柏
看热门人物故事/名人传记/画报特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