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星座 > 星座知识感兴趣班:天上星星这么多,只读解太阳系和十二星座呢?
星座知识感兴趣班:天上星星这么多,只读解太阳系和十二星座呢?
来源:晚晓
2025-05-11
71
管理

我曾经有个问题:“天上那么多星星,不是太阳系之外的就看不见了,为什么只读解太阳系的行星和十二星座呢?”

既然宇宙中有无数的恒星和星系,为什么占星学只关注太阳系的行星和十二星座,而忽略其他天体。这可能涉及到占星学的历史发展、科学依据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

我们开始聊聊。为什么?

首先,我们先确认占星学的基本原理。占星学认为,太阳系内的行星(包括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和运动对地球上的生命和事件有影响。十二星座则是基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黄道)划分的,每个星座对应不同的时间段。

这可能与古代人类的观测能力有关,因为他们只能肉眼看到太阳系内的行星和恒星,而其他星系和恒星过于遥远,无法观测到明显的运动或变化。简单说就是规律不太好把握。成因不明呀。

接下来, “不是太阳系之外的就看不见了”,但实际上,现代天文学已经能够观测到大量太阳系外的天体,比如其他恒星、星系、星云等。然而,占星学并没有将这些纳入解读体系,是因为占星学的传统和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古代观测的基础上,而古代人并不知道太阳系外的天体存在,或者无法观测到它们的运动对地球的影响。看,还是规律无法被有效的利用并总结。

然后,需要考虑占星学的历史发展。占星学起源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后来传播到希腊、罗马等地,并在中世纪欧洲发展。

在那个时候,天文学和占星学是一体的,人们通过观测行星和恒星的位置来预测事件。由于技术限制,他们只能观测到太阳系内的行星和较近的恒星,因此占星学的体系自然基于这些天体。

另外,占星学的理论基础是 “天人合一”,认为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的事件存在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能基于行星的引力、电磁辐射或其他未知的物理机制。然而,现代科学尚未证实这些关联的存在,因此占星学更多被视为一种信仰或文化现象,而非科学。作为星座博主,我也是接受这个说法的,所以,相信科学,理性吃瓜。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占星学不扩展到太阳系外的天体呢?例如,是否有占星师尝试将系外行星或其他天体纳入解读?根据现有的知识,传统占星学主要关注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十二星座,而现代占星学可能会考虑一些新发现的天体,比如冥王星被降级后,占星学仍然将其视为重要天体。但对于系外行星,由于它们的位置和运动难以精确计算,且对地球的影响未知,因此未被广泛纳入。这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星座学缺乏“大师”,还有够用原则。

此外,真了解天文学和占星学的一定会问的问题:十二星座实际上是基于地球的视角,将黄道带划分为十二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星座。这些星座的名称和位置基于古代的恒星观测,但由于岁差的影响,现在的星座位置与古代已经有所不同。不过,占星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星座划分,而天文学则使用不同的星座边界。

就是位置变了呀。这个问题,留到下一篇文章再详细给大家解释。

汇总一下,占星学只解读太阳系行星和十二星座的原因无非如下:

历史和传统的限制,古代观测能力有限。

理论基础基于地球与太阳系内天体的相互作用。

十二星座的划分基于黄道带,与地球公转有关。

缺乏科学证据支持太阳系外天体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更容易预测和关联到人类活动。

由此可见;

一、历史局限:肉眼观测与认知边界

古代技术的天花板占星学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公元前 3000 年),当时人类仅能通过肉眼观测到太阳系内的行星(金、木、水、火、土)、太阳和月亮。这些天体的周期性运动(如行星逆行、月相变化)与地球上的季节更替、自然灾害直接相关,逐渐被赋予 “神灵意志” 的象征意义

二。符号系统的封闭性占星学的核心逻辑是 **“天上如是,地下亦然”(As above, so below),即天体运动与人类活动存在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基于行星的象征意义 **,而非物理作用力。

封闭意味着不可能无限增加。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前面说到的“够用原则”。所以,晚晓觉得,发展,还是要靠大师呀。你说呢?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重新开始(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