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人总是这样:
把礼貌留给外人,把脾气带给家人,把和气分给别人,把责备全给爱人。
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可回过头看看,这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最大愚蠢。
我们这一辈子努力奋斗追求的,不就是希望一家人幸福安康,和和睦睦的相处。
可却在一次又一次责备中,破坏了彼此辛苦建立起来的家。
我见过很多人,会因没有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人,感到自责。
却很少有人,会因为把脾气发在家人身上,而后悔。
我们的年龄渐长,也父母却越来越没耐心了。
读者柚子曾说起自己的故事。
柚子毕业后就一直在大城市从事新媒体行业,看着光鲜亮丽,实际熬夜加班不说,还时常有突发事件。
父母很不理解她的职业选择,觉得她应该找一份稳定的、体制内的工作。
过年回家时,母亲想多了解一点女儿的日常生活,恰巧柚子正在加班处理工作。
本来因为工作不开心的柚子对母亲发起了脾气:
“哎呀,说了你们也不知道,别问了。难得放假想好好清净休息一下,还要被你们吵,早知道不回来了。”
从那以后,父母再也没有在她忙碌的时候打扰过她。
比以往更用心地准备好饭菜,洗干净水果,让她走出房门马上就能吃到。
后来有一次,亲戚家突出急事需要赶去帮忙,父母小心翼翼敲开她房间的门,然后急急忙忙把前因后果解释一遍。
柚子看着父母忐忑不安的样子,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外人、对父母的态度开始有了差别。
我们可以对客户和颜悦色,对朋友谈笑风生,一回到家,面对父母却随意指责抱怨。
因为父母的一点无心之失,就疾声厉色,而他们的付出,仿佛完全被忽略。
多少次,父母表面上善解人意的离开,背地里却在屋子里悄悄伤怀。
我们总说,家是温暖的港湾。
可就是因为家是有爱的地方,每句话才更要好好说。
遇事的时候,对他们少一分指责,幸福就多一分;少一次抱怨,快乐就多一次。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对父母最大的孝道,就是和颜悦色。
努力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不为别的,只为感恩父母对我们无私的付出。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孩子,可是在很多家庭中,却有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那就是他们都不太擅长表达爱。
明明深爱彼此,却在不好好说话的范围中,毁掉孩子人生的希望。
前段时间,江西女孩跳江的事件引发全网关注。
在江西九江的一艘摆渡船上,22岁女孩与父亲发生了争执,父亲的一句气话让女孩想不开。
随后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女孩拉开车门,爬上围栏内,没有一丝犹豫直接跳入江中。
父亲追出来后,见状也不顾一切地跳入江中,想要营救女儿。
幸好,围观的众人纷纷呼救,父女俩被及时救起,没有生命危险。
事后,有人指责女孩心理脆弱,拿自己的生命做儿戏,可是就像网友评论的:
“说跳就跳绝不是一瞬间的情绪……这应该是隐忍了很久的情绪。”
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就是把指责当成爱。
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会对我认知产生偏差,越来越不自信,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崩溃。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钟南山院士在小的时候,并不算得上一个优等生。
在一次考试的时候,他偶然考了不错的成绩,妈妈很高兴地对他说:
“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而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改变了钟南山的人生,他开始有了信心,好好认真读书了。
即使在今天,钟南山院士已经获得巨大成就,可在谈到家庭教育的时候,他依然难以忘记妈妈的鼓励。
都说,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命运。
真正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接纳陪伴,胜于一味指责。
父母对孩子,既要提供智慧支持,也要给予情绪安慰。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要做的是及时拉一把,引导孩子正确前行,而不是踩一脚,让孩子遭受二次伤害。
有爱有理,才能养出同样自信、乐观、阳光成长的孩子。
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也许有方方面面因素。
但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遇事不责备。
永远不要为了已经犯下的错误,去二次伤害我们的家人,更不要随意指责爱你的和你爱的人。
幸福的家庭,就越需要好好对待每一位家人。
遇事不轻易责备,是一个家最宝贵的家风,也是最上等的风水。
用包容与感恩的心,多鼓励多理解身边亲近的人,家里才会越来越温馨。
愿我们都能好好说话,好好去爱我们的家人。
作者 | 小嗲
图片 | 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