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源自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原句“What's past is prologue”暗含“过去是未来的铺垫”,中文常引申为放下过去、开启新章。既承认历史的积淀意义,亦强调以动态视角面对人生。
生命最动人的篇章,往往写在翻页之后。有人将往事装订成枷锁,有人将其淬炼成钥匙。正如四季轮回不会因一场风雪停滞,人生的价值也不该被过去定义。
那些深夜辗转反侧的遗憾,那些阳光下肆意大笑的瞬间,终会沉淀为命运的注脚。真正的成熟,是懂得用昨日的风雨浇灌今日的花苗——在废墟上播种希望,在疤痕处生长新生。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语出《史记·日者列传》,主张对得失保持超然。与佛家“放下执着”、道家“宠辱不惊”一脉相承。
得失本是命运掷出的双面硬币。升职加薪时的清醒,失业失恋后的体面,才是对生命真正的敬畏。
物质世界的得失如潮汐涨落,精神世界的丰盈却能筑成永恒堤坝。
若把人生看作体验的容器,得到是注水,失去是换水,重要的不是容器装了什么,而是盛接时的姿态——掌心向上接得住,五指松开放得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