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就是发展到极点,叫“穷尽”。任何事情走到尽头,就要变,即“变革”。变了就通,即“通畅”。通了就久,即“长久”。因此,长久是因为变通,变通是因为穷尽。
比方说,一年当中,最冷是什么时候?三九。最热是什么时候?三伏。
三伏中的末伏,是从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的。三九,则是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可见到了三伏,其实已经热到头了。到了三九,也冷到顶了。所以,三九,其实是阳气上升之时。三伏,则是阴气上升之日。结果大家都知道,一个是春暖花开,一个是秋风萧瑟。
这是能够给我们启发的。
比方说,某个时候,你觉得倒霉透了,就千万不要沮丧。咬咬牙,挺过去,也就“柳暗花明”。同样,一帆风顺,红红火火,也千万不要“春风得意”,倒霉的事一定在等着你。为什么?穷极而变。所以,逆境中,要有信心。顺境中呢?最好还是居安思危,夹起尾巴做人。
这就是《周易》提供的第一条意见。
2
与时俱进
即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易传·系辞下》说——
趣,就是趋。趣时,就是趋时。
《易传》叫“与时偕行”(《乾·文言》),现在叫“与时俱进”。为什么要与时俱进?因为时势的变化,最能反映客观的规律。
规律是不能违抗的,只能顺应。
比方说,秋凉了,就要加衣服;春暖了,则要减。这个你不能拗着来。当然,也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那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与时偕行”,不是要对着干。
可见,时,也就是势。势不可挡,所以只能与时俱进。这里说的“时”或者“势”,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即“时代潮流”。时代潮流,也是“势不可挡”的。因此,你想长久吗?那好,请你变革!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长治久安。
这是《周易》提供的第二条意见。
3
恰到好处
这一条,牵涉到《周易》的中庸原则,我们之后单独来讲。
——本文选自《中国人的智慧》
敬请阅读《中国人的智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