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末已达1.93亿。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上网玩游戏、看短视频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经常从事这些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7.8%和54.1%。随之而来的,便是未成年人游戏沉迷和充值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那么,当前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有哪些特征,其动机和驱动力是什么?为此,新京智库于2024年7月23日至2024年8月6日发起面向年龄已满8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网络调查,本次有效问卷共计1284份。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在游戏行为上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们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较长,游戏时间分布不均,游戏种类选择多样,且有较强的尝试新游戏的意愿。玩游戏的主要动机是娱乐放松和追求成就感,但也有部分未成年人为了社交或逃避现实压力而玩游戏。
家长在未成年人游戏行为中的影响较为显著,大多数未成年人的父母了解他们的游戏习惯,并会限制游戏时间和讨论游戏充值问题。但也有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缺乏了解和关注,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管理。
超七成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超过两年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受访的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较长。有73.79%的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超过两年。这表明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程度较高,且他们通常会长期接触网络游戏。这说明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从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上看,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分布较为分散、存在较大差异,既有少量时间的玩家,也有大量时间的玩家。超过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27.36%)表示没有固定的游戏时长,这表明他们的游戏时间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波动较大。其次,20.64%的未成年人每周玩游戏3-4小时,这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时长范围。整体来看,这可能反映了未成年人在游戏时间管理上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娱乐放松是未成年人玩游戏的主要目的
未成年人为何喜欢玩游戏?受访的未成年人表示,玩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占比高达97.28%。除此之外,有49.12%的未成年人是为了追求游戏成就感,28.48%和27.52%的未成年人是为了社交或逃避现实压力。
在为游戏充过值的未成年人中,大多数未成年人(62.07%)表示很少进行游戏充值,只有32.92%的未成年人表示每月进行一次充值。剩余的受访者则会每周充值,甚至每日都充值。这反映了未成年人在游戏消费上的谨慎态度,以及他们在游戏充值行为上的自我控制能力。
对于充值的金额,大多数未成年人每月在游戏上的经济投入较少,54.23%的未成年人表示每月充值金额在50元以内。仅有少数人(10.34%)表示会进行较高金额的充值(200元以上)。
在充值问题上,接近一半的未成年人(47.02%)表示家人了解他们的游戏充值行为。接近六成的未成年人表示,父母会经常或偶尔与未成年人讨论游戏充值问题;另外有41.38%的未成年人表示家长从未讨论过这一问题。
对于游戏中充值资金的来源,大多数受访的未成年人(61.44%)表示从不向家长索要游戏充值的资金。这表明大部分未成年人在游戏充值方面较为自主,可能使用自己的零花钱或其他方式进行充值。
在未成年人眼中,游戏充值是否属于合理的娱乐支出呢?大多数未成年人(73.66%)认为游戏充值是一种合理的娱乐支出,说明他们对游戏消费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也有15.05%的未成年人认为游戏充值不合理,反映出他们对虚拟物品的价值认知较为保守,或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认为不应在游戏中花费过多金钱。
家长一般最担心未成年子女学业受到游戏的影响,但大多数未成年人(60.5%)认为游戏对他们的学业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在这些未成年人看来,游戏并未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或学业表现产生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可能因为他们能够较好地平衡游戏时间和学习时间。
记者 郑伟彬
编辑 柯锐
校对 翟永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