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首次将网络游戏相关内容纳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迎来正式实施第三周年。三年来,随着细化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和游戏企业的落实,网络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已有较大改善。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游戏行业总体上从业者遵规自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入常态化。《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研究显示,社会舆情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关注度下降70%,28.86%未成年人游戏消费减少,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持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和用户在各类平台的实际反馈也显示,游戏企业不断升级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同时,未成年人也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成为未保工作新挑战。
结合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趋势,今年“六一”前,南都湾财社以未成年人冒用身份为测评重点,对时下10款热门手机游戏进行实测。通过对注册和实名认证、充值环节、家长监护等场景进行实测,结果显示,当前热门手游对监管的基本要求落实情况普遍达标,主要差异在于基础要求之上,如何用更多手段防范冒用身份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网易等游戏大厂正通过运用AI技术,加码注册、充值限制以及强化家长、企业共同管理多元手段,为行业共同解决未成年人冒用身份问题,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实测10款热门游戏
监管要求普遍遵守,游戏大厂未保举措更全面
自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发布以来,南方都市报持续跟踪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议题,曾多次组织大规模游戏评测并发布研究报告,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在监管进一步具体细化、从业者遵规自律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南都此前测评发现的一些问题是否有所改进?当下热门游戏在保护未成年人防沉迷上有哪些新手段?针对这些方面,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日对10款热门手机游戏进行了实测。
测试游戏均能通过实名认证对未成年玩家限制游戏时间。
同时,半数游戏通过技术手段,对网上能搜索到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判别,检出率较此前南都测试有所提高。记者使用新公布的“老赖”身份信息进行实测发现,10款测试游戏中有5款实现成功注册,4款腾讯系游戏显示“证件号已绑定超过上限”拒绝注册,网易系游戏“蛋仔派对”则直接显示认证失败。对此记者通过分析腾讯、网易游戏关于身份账号的注册认证规则发现,两家公司对于身份证信息在认证基础上都有更多的限制措施,比如限制一张身份证可以认证的账号数量、限制认证后不得随意解绑等。
从实测结果来看,在未保法实施和“830新规”实施后,热门手游的实名认证系统规范化程度有一定提升。但未成年人冒用身份和游戏厂商的“斗智斗勇”还在持续。
租号平台虽要求实名但验证手段不足
有卖号平台明确标注“可改实名”“无防沉迷”
为限制未成年人利用租号买号平台使用成年人身份绕开防沉迷系统,在今年1月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但在实际中,未成年人租用账号绕开游戏防沉迷模式的案例仍屡屡发生。
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游戏租号”关键词发现,可以轻易搜索到多家平台提供手机游戏租号服务。而实测进入多家游戏租号平台后,均提示“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且注册账号需要进行成年人身份实名认证。
“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可进行多项游戏管理设置。
在有专门监护人模式的5款游戏中,网易《蛋仔派对》的模式入口最为醒目便捷,其设置在游戏主页位置,监护人可以快速找到并跳转“网易家长关爱平台”进行相关设置。设置内容也较为丰富,在管理孩子的游戏账号下,可设置时长管理、消费管理,查询游戏/消费记录,账号实名查询等。平台还考虑到用户不知道孩子账号的情况,提供手机关联账号查询、手机健康模式等功能。页面显示网未成年人护航平台累计服务家庭50万次以上。
通过“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实现《王者荣耀》限制充值。
腾讯系4款游戏使用统一和账号相绑定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其优势在于监护人只需一次将自己的账号绑定成长守护平台账号,让孩子统一以该账号登录腾讯系游戏,既可以实现对不同游戏的统一管理,较为便捷易操作。
不过,在腾讯系4款游戏中成长守护平台的入口醒目程度并不一致。其中,在《和平精英》游戏中,记者在游戏界面需要进行两次点击才能找到入口。其它3款游戏则在游戏界面需要点击一次找到入口。家长进入游戏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成长守护”平台入口。
以已经实施半年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来看,当前热门手游对“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的实现程度整体仍然较低。
此外,多份相关调查数据均显示,虽然经常有大比例的家长希望能直接监测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或开发手机管理软件,了解并控制孩子游戏状态,但对于已有类似家长管理平台的游戏来说,实际加入其中的家长比例并不高。嫌麻烦、不愿意主动去了解、直接禁止子女接触游戏或完全放任不管等家长作法仍然较为普遍。
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主任、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认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是“堵”,对家长及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是“疏”,疏堵结合、家校社共同发力有利于“治标”又“治本”。家庭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孩子自由使用网络的时间主要是在家里。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个社会的治理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是基础,但是教育才是关键。
测试说明:为使测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次南都湾财社主要以第三方数据机构七麦数据发布的2024年1-3月中国区App Store iPhone 游戏类下载量排行榜前10名游戏应用为备选库。从中按多次上榜、尽量多覆盖不同游戏公司为原则选取了10款当前热门游戏进行测试。测试游戏包括《蛋仔派对》、《地铁跑酷》、《斗罗大陆:史莱克学院》、《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开心消消乐》、《恋与深空》、《贪吃蛇大作战-第二届贪吃节》、《王者荣耀》、《元梦之星》。(按首字拼音排序。)测试中除测试租号平台和额外充值限制环节使用相关游戏安卓版官服App测试外,其他场景均使用iOS平台下载测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