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入手了iPhone 13。如今两个星期过去了,下面就来说说它带给我的感受。
一、外观和手感 从iPhone 12开始,iPhone全系都换成了直角边框。个人认为这样不仅让本来很轻薄的手机平添了几分笨重,也让握持手感差了很多,拿久了会觉得很棘手;再配合iOS“优雅便捷”的左划返回,每划一次都要被割一刀,不戴壳贴膜属实难受。不过这173克的重量倒是让我感觉如释重负,小拇指默默地点了个赞。对比米10那210多克的圆润机身,我愿称iPhone 13为轻巧板砖。
我选的颜色是午夜色。看渲染图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普普通通的黑色,但到手之后发现这黑色还另有玄机。背着光看确实和普通黑色没什么差别,但迎着光看会透着深蓝色,对我来说算是个意外惊喜
当然,光面玻璃该容易脏还是容易脏。背面的苹果光面logo还是想吐槽一下,个人认为做得有点大。

背面十分好看
正面我倒是没什么想说的,相比曲面还是更喜欢直屏。刘海确实有点变扭,但对我来说问题不大。
二、屏幕 我这台是二等奖G9Q屏幕,但感觉白平衡还是偏黄。观看角度偏的时候感觉白平衡还可以但会有彩虹纹,从正面看就感觉变黄了,相当纠结。刚到货那阵天津有疫情,快递只进不出没法换货,只能安慰自己看习惯就好......

对比米10(好像没拍出来差别)
三、性能续航 A15仿生虽然比A14提升没多少,但依然强过火龙888和火龙8Gen1。当然发热依然是个问题,玩一会有就感觉热了。不过日用基本感觉不到热,个人感觉这点比米10强。(因为我不经常玩游戏所以没仔细测性能)
续航方面,我每天开着两三个毒瘤,中度使用轻松撑过白天,晚上再玩会游戏也够用了。真不敢相信这是一块只有3095毫安时的电池的续航,甚至强过4780毫安时的米10(应该也和米10用久了电池容量损耗有关吧)。
四、相机 因为疫情的原因,加上最近比较忙,近两周也没怎么出门,就先简单放几张照片看一下吧。后续有时间了还会多拍点。

米10主摄

iPhone 13主摄

米10主摄

米10超广角

iPhone 13主摄,不知道为什么白平衡飘了,倒腾了半天也没找到原因,可能是我的问题吧

iPhone 13超广角,颜色正常了
iPhone的拍照体验确实不错,对焦快,出片快,变焦波轮划着很爽。但对比我的前主力机米10,细节略逊一色。
拍视频我目前还没有机会尝试,据说iPhone视频能力很强,等哪天有时间了拍一段试试看。
五、生态 目前我常用的功能也只有AirDrop,所以能说的不多。

AirDrop太爽了
六、系统和Face ID 这段时间,iOS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词——优雅,即使没有高刷新率,动画也依然流畅。完善的隐私保护让我用国内毒瘤APP放心多了。但有一些地方还是让我很不爽。
首先,自带输入法很难用。敲个标点符号或者emoji、切换中英文比安卓那边麻烦多了,词汇联想也是让我一言难尽。在iOS里打字强烈建议装个第三方输入法。

桌面空白处下滑呼出的是全局搜索,这也是个槽点
其次,混乱的返回逻辑,一个已经被大家说烂了的问题。为了配合动画,iPhone的返回手势不能在右侧划,只能从左向右划。更要命的是,有些APP连左滑都不支持,只能去够左上角的返回按钮。这让我在户外单手拿手机时很没安全感,随时感觉手机会掉下去。(13屏小倒也还行,要是Pro Max那种大机估计更难受)
Face ID的识别速度非常快,能识别成功的话基本上直接秒解。但它的识别角度非常有限:放在桌子上得把头探到手机上面,横着放的话头也要横过来,晚上躺床上解锁手机也是很难受。更要命的是,这玩意带上口罩就不认识人了。尤其是现在正值疫情期间,出门在外很影响体验。
七、总结一下 过去的很多年,我仰慕iPhone也神化iOS,中间也断断续续地用过一些苹果设备。如今,在我真的用了一段时间iPhone 13之后,它带给我的感受却很复杂:虽然它确实美好,但它的封闭性和暴露出来的一些不适点和不尽如我意的地方最终还是让我放弃了出掉小米10的想法,成了双持党。
我的感想就是这些,感谢你能看到这里!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