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张国安老师的文章《呼和浩特师范学校 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感谢《老师范的故事》一书编委会对我们的转载授权。】
原题:呼和浩特师范学校 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
作者:张国安(中师生家长)
我出生于教育世家。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三代人都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两个儿子都是我的学生,两位儿媳及他们的父母都在呼市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任教,都是优秀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对教师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呼和浩特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小学优秀教师的学校,更是与我有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儿子张靖就毕业于呼和浩特师范学校。1993年到1996年,在呼和浩特师范学校读书的三年中,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培养了他的优秀品格,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质,锻炼了他的业务能力!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培养,张靖由一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且在1996年五四青年节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呼和浩特地区首批中学生党员。和他一起入党的还有现任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长青,以及现在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工作的任波、孙荣共四名同学。
1996年2月的寒假,呼和浩特市委举办了首批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市委书记白音亲自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教委等领导参加。

1996年春,我荣幸地参加了呼和浩特市委召开的首批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家长座谈会。当时的市教委书记董明同志首先让我代表学生家长表态发言,我介绍了张靖的有关情况以及师范学校三年对他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一起参加座谈会的还有现任玉泉区教育局局长郝丽丽同学的母亲,因为都是土左旗人,所以我们相对比较熟悉。当时的座谈会,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在五四青年节的入党仪式上,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教委等领导出席,市委组织部部长刘怀北亲自领誓,场面非常隆重而热烈。


张靖在呼和浩特师范学校107班,从一名小组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到三年级的时候, 同时兼任班长、学生会值周部部长、学生会主席、校长助理,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这一切离不开师范学校和老师们对他的培养。在此我代表广大学生家长对呼和浩特师范学校表示感谢!更感谢张靖当时的入党介绍人——学生科科长崔葆芬老师和团委书记冯志宏老师,特别感谢学生科直接培养张靖的高心洁老师!张靖常常和我提起这些老师,并感谢他们的培育之恩!
崔葆芬老师是张靖的领路人,崔老师培养并介绍张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崔老师普通话标准悦耳,讲话简洁明了,铿锵有力,在师生中威信很高。崔老师看到张靖工作细心认真,让张靖同时承担学生会财务工作,负责学生会财务收支和账目管理。崔老师教导张靖“工作中要处处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这一准则让张靖在师范学校乃至后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借这篇文章,我也深深感谢崔老师!

呼和浩特师范学校的卫生一直是一流的,学校狠抓卫生工作,也是远近闻名的。当时学生科高心洁老师就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那时每周六下午是大扫除的时间,大扫除结束后,高老师带领着学生会生活部的干部,一个班一个班检查卫生。他们戴着白手套,摸黑板的上棱子,门的上框,暖气缝隙间,专查这些死角地方打扫得怎么样。在高标准严要求下,所有的班级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黑板像新出厂一般,地面亮如镜子!那个时候星期六下午,因为有的同学周末为了赶火车或汽车回家,所以请假不参与大扫除。
为了使班里不丢分,当时作为生活委员的张靖常常中午不休息,代替这些同学劳动。在迎接完老师和同学的检查之后,也就误了回家的火车。所以每周都是周日上午坐火车匆匆回家,下午又匆匆返回到学校。更有忙的时候甚至好几周才回家一次。张靖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高老师一直看在眼里。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高老师就把张靖选入了学生会承担值周工作。这样一来,张靖更加忙碌了,班内班外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正是因为高老师的赏识和培养,张靖才逐渐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学生会干部!

张靖还常常提起齐平校长。齐平校长百忙之中起早贪黑,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天没亮就出现在操场上,指导早锻炼,监督出操情况。课堂上、课间操、晚自习、各种活动中,常常能见到齐平校长的身影。很是辛苦!有一次张靖在组织活动中忙于工作,误了午饭。晚上,齐平校长亲自下厨,把他们几个没吃午饭的同学,邀请到家中补餐。她敬业奉献,严谨求实,她于学生而言,亦师亦友亦亲人。师范学校的学生每每提起齐校长,都是满满的亲切和尊敬。

张靖还和我特别描述了发生在师范学校升旗仪式时的一件事。当时主持升旗仪式的正是学校团委书记冯志宏老师。当国歌刚刚奏响的时候,一位拉着货物的师傅恰好经过升旗仪式的现场。因为一进师范学校大门的这条路是通往学校宿舍楼和学校工厂的,所以有时会有社会车辆出入。这时冯志宏老师马上向前制止车辆继续行驶,示意正在举行升旗仪式。但是这位师傅执意继续前行,不甘示弱,冯老师情急之下,坚定地说:“你必须在升旗仪式结束后才能走!”
冯老师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染了正在升旗的每一个人。他雷厉风行、果断行动的工作作风,在师生当中也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后来听说冯老师因为工作能力强,调到市有关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这是呼和浩特师范学校的光荣!我也听说之前的团委书记罗琳老师曾到政府担任要职,之后的团委书记高心洁老师到市教育局和直属中学担任领导职务!呼和浩特师范学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优秀的!也证明我给儿子选择的从师道路是光荣而正确的!

在校的时候,张靖经常和学生会干部一起组织各种各类活动。如由齐平校长主编的《老师范的故事》当中,插页第26页第4张相片,张靖和陈长青同学正一起组织学生会干部在校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如张科灵同学发表的题为《我的师范生活》一文中,师范学校老师和学生会组织成立了春苑读书社,并一起合影留念;再如国庆节歌咏比赛、五四篝火晚会、演讲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普通话比赛等。

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培养了张靖优秀的品格,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质,锻炼了他的业务能力,还让他在学生会这个优秀的集体中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如陈长青、张科灵、成静、郝丽丽、张英虹、王海升、朱蓉、任志亮等。张靖常常聊起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同学们结下深厚的友谊,毕业后他们也经常联系相聚,磋商工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明日教师,今日做起。1996年秋,张靖毕业分配到了家乡土左旗毕克齐镇农村小学,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双科教学工作,兼任大队辅导员。因工作认真负责,两年后同时又兼任了学区团总支书记、学区少先队总辅导员。1998年秋天,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学生科科长崔葆芬、副科长谢爱萍来到毕克齐学区,调查跟踪首批党员工作情况。张靖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学区和学校的高度赞扬。当时的学区主任康来报说:“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是最优秀的、最受学校和家长欢迎的!像张靖这样的共产党员,更是难得的人才!”
张靖的工作一直处于兼职状态。除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外,先后兼任学区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讲师、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普教员、党建员、办公室主任等职,2002年,到非常艰苦的农村小学——毕克齐镇水磨学校担任校长。山区学校道路泥泞、山高路远,当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张靖不分酷暑,不畏严寒,早出晚归,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和面貌大为改观,受到当地家长的爱戴和好评!因工作需要次年又调回中心校任职。

张靖主动承担毕克齐学区家长学校的全盘工作,他是全镇独一无二的家长学校讲师,且经常利用双休日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和讲座活动。有一次星期天,中午已过,张靖还未回家吃饭,于是我赶到学校去寻找,看到在学校大会议室,家长们座无虚席,已经中午家长们仍然在认真听讲,我说:“中午1点了,该回家吃饭了吧。”家长们都说:“听讲课比吃饭重要!这样的活动我们还没有参加过,我们很想学到更多的家教知识!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们懂得了家庭教育是何等重要啊!”

张靖由于工作踏实肯干,经常被毕克齐镇政府借调。2000年借到镇政府担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导员,2010年借到镇政府担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指导员。2014年镇党委书记崔岩军又借调张靖到镇党委抓党建工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工作”。2015年再次借张靖到镇政府开展“十个全覆盖”工作,学区领导对崔书记说:“张靖工作多而重要,离不开单位的工作,我给你三名教师去帮忙。”可崔书记说:“给我30个人也不要,我要的是能做工作,做好工作的人。”那几年,张靖牺牲了双休日和寒暑假。自已花上交通费,和镇政府工作人员同步上班。乡镇工作的同时,学区各项工作都得按时完成。有一次我去镇政府办事,黄慧荣副镇长远远就和我打招呼,和我激动地说:“您为党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啊,谢谢您!”我说:“我们应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26年来,张靖扎根艰苦农村,扎根基层一线,从事自已热爱的教育事业。工作中任劳任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靖多次被评为旗级优秀党员、旗级优秀教师、旗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还获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教师、自治区级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张靖为自己的教育世家争了光,为单位争了光,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争了光。
100多年来,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对我旗及全市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他曾经培养出了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杰出人才。师范学校的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能力强,他们是全科老师,什么都会,什么课都能教,而且责任心强,因而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许多人才还走向了政府、科研等单位,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六代直系教育世家的一员,我把儿子送入了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优秀党员教师,我还会把孙子送入师范类院校,让我的整个家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国家战略乡村振兴中贡献师范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作者简介:
张国安,中共党员,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退休后担任毕克齐镇学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土默川毕克齐镇教育志》主编。
朗读者简介:
杨 敏, 1988—1991年就读于呼和浩特师范学校普师88班。从教三十年,成长为一名高级教师, 并走上教育管理岗位。三十年来的教育生涯中,始终铭记老师范精神,爱岗敬业,无怨无悔。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